在晋书《博物志》中记载有:“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翻译过来就是,南海水中有鲛,在水中生活像鱼一样,从来不放弃纺织的工作,它哭的时候能哭出珍珠来(它的眼泪是珍珠)

鲛人,也可以称之为人鱼、美人鱼,只是不同地域的叫法不同而已

中国很早就有鲛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

那在其他国家的传说中,鲛人又被唤为什么名称呢?又是怎样的形象呢?那就注意听我们为大家讲解哦!

 

首先要介绍的是日本传说中的妖怪矶姬”。

图片1.png

日本的民间传说里,还有一种类似人鱼的妖怪,叫做矶姬”。她的下半身是鱼形,很像人鱼,但脸部却有很大的不同。口裂开至耳朵,有尖锐的牙,而且头上长着二支像鹿角的东西,是相当可怕的海妖。藏匿在狂风巨浪的海岸边,一有人靠近,就乘浪袭击,将人的身体从头开始扭转。矶姬是身长约二十至三十米多的妖怪,所以一旦被她狙击后,无论是多么有力道的男人都招架不住。

 

大家听完介绍日本传说妖怪矶姬”之后,是否觉得有些与大家印象中的鲛人有很大的区别呢?那就再一起了解一下欧洲的美人鱼吧!

图片2.png 

人们通常熟悉的西方人鱼形象,大多都源自德国传说及诗歌中常提及的美丽人鱼罗蕾莱。她经常会在天色昏暗不明的时候出现在莱茵河畔,用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最后沉入河底。

欧洲的人鱼形象中,上半身是人(多为女性)下半身是鱼的身体当时的人们很可能错将现今生存于海洋的哺乳类动物儒艮和海牛看成了怪物,因此广为流传,但这种说法并没有事实根据。比较具有可信度一点的是,人鱼在艺术、文学或绘画上作为一种隐喻的象征物人鱼多半用来象征不幸的事,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大部分的文学作品当中,人鱼的下场都很凄惨,最后都得不到幸福。

附带一提,虽然大家所熟悉的人鱼雕塑,下半身只有一条尾鳍,但古老的西方绘画里,人鱼通常都是两条尾鳍,这点相当不可思议。

 

关于人鱼,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哥伦布在目睹过海牛之前就听过一些关于美人鱼这一神秘而又美丽的传说,当时他已经沉浸于对美人鱼的神往和浓厚的兴趣之中,并且满怀希望的用自己心爱的情妇的名字安娜”来给它命名。直到后来一次航海的途中水手们捕捉到了一只海牛并且告诉哥伦布这东西就是他一直想见到的美人鱼的时候,哥伦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心中美丽又神圣的“安娜”会是这样一幅丑陋的嘴脸,竟然还不如一头母猪可爱。于是哥伦布怀着失望的心情决定让她心目中“美丽”的“安娜”做为自己的晚餐当晚,他食用了这位“安娜”,认为肉色和味道酷似小牛肉,加之它们以草为食,体内的构造和鱼毫无相似之处,就推测它们不是鱼而是真正的小牛,自那以后,海牛就被叫开了。

 

而人类为何会把海牛认为是美人鱼呢?最具有说服力的要属海牛有两个乳房,像人的拳头那么大,都位于胸部鳍肢下,与人的乳房位置相似。这大概就是将其取名人鱼的最大根据吧。甚至有人说它是用鳍肢抱仔竖立在水里喂奶,上身露出水面,其状颇似人形,其实并非如此,海牛喂奶的时候是水平的浮在水面上,身体略侧,从来没有过竖立于水面的喂奶姿势。究竟人们为何把海牛取名为“人鱼”,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根据来证明这一点。

 

传说虽然只是传说,它不代表任何科学依据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但人鱼的确是主观存在的海牛被人取名为美人鱼,但它不能代表美人鱼。美人鱼这一形像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和传颂,她这种美恐怕连维纳斯和蒙娜利莎都要逊色三分了。

美人鱼(鲛人),她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概念、一种图腾被世人所认可

航海家们,你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呢?